看起來頭頭是道的專題報導,其實卻是狗屁不通,毫無內容,底下就是個好案例:
愈賣愈便宜 職棒還沒到谷底
陳志祥/專題報導 中國時報 2007.01.24
誠泰隊拖遲到日前才匆匆賣給了九禾國際,引發各球團質疑誠泰隊為何要賣給一家「陌生企業」,甚至球迷也很好奇誠泰隊能夠賣到多少錢?不過,根據記載,中華大聯盟球團易主的價格愈來愈便宜,球團毫無增值可言。
有誰說過買公司一定增值?要好好經營,重新整頓,老舊的公司才有可能脫胎換骨,價值才可能上昇,像這樣老是小鼻子小眼睛,憑什麼期待會增值。
中華大聯盟6年(1995年),象、獅、鷹、虎4支球團投下贊成票,逼迫俊國熊隊出讓,當時和信企業曾經出價大約7億的價碼,想要買斷熊隊,不過遭到熊隊否決,同年11月先讓渡55%股權給興農企業,最後以5億2700萬元賣給興農。
不過,創下台灣職棒最高的價碼應該是兄弟象隊,正當俊國熊隊準備渡讓之際,也聽說國內某企業打算出資10億元買下兄弟象隊,然而被愛棒球成癡的洪家拒絕了,如果那時象隊的交易成交,即可締造台灣職棒史上最高交易額度。
打算出資和真正易主並不能畫上等號,所以兄弟象並沒有創夏最高價碼,畢竟傳言誰知道有幾分為真,幾分為假,就目前來說,俊國當然是賣價最高的球團。
到現在原俊國熊老闆陳一平還在感謝當初逼他賣球隊的球團,因為台灣職棒球團將職棒環境搞砸了!球團的身價每況愈下,誠泰隊喊價超過3億元卻一直賣不出去,拖到今年眼見春訓即將開始、無法再拖延之下,據了解,誠泰隊的賣價並沒有超過2億元,還低於去年某家金融集團願意出資購買的1億9000萬元。
拜託,不是亂喊價就有人要買,誠泰前幾年也許還接近這個三億元的價值,但畢竟又沒封王,球隊中兩大本土左右主力投手,林英傑和林恩宇又去先後日本,本來就應該折價不少,還在「肖想」有三億,會不會太不知好歹了。
台灣職棒球團的經營像是走回頭路,10多年前5億元、10億元,如今球團的整體價值不斷下滑,主因是職棒市場無法有效擴大,連帶地也影響了球團自己的身價,La
new熊隊向陳盛沺買斷熊隊的價碼也不到2億元,台灣職棒經營了18年,一支球團的價碼還不如王建民回台帶動的經濟效益。
說句實話,中華職棒憑什麼要超過王建民回台灣所帶動的經濟效益?憑什麼?
球團的身價其實就是球員遠景的寄望,正當球團的價值不斷萎縮,代表職棒規模無法拓展,結果必然映照在球員的薪資結構上,然而,中華大聯盟球團的價格愈盤愈下挫,球團每年的支出負擔增加,使得球團「賣掉也不是、經營也不是」,內心相當掙扎。
球團不好好經營,球員不好好打球,自然只能沒身價,沒遠景。
什麼時候台灣職棒球團的售價出現10億、7億的價碼?那應該是台灣職棒回春的時刻。
完全搞錯了吧,要先職棒回春,球團才會有身價!
大企業卻步 中職的餅大不起來
陳志祥/專題報導 中國時報 2007.01.24
擁有18年歷史、號稱全台灣最有人氣的職棒運動,賣一支球團居然要超過一整年,甚至無法順利脫手的誠泰球團竟然揶揄台灣的大企業家:「只會與藝人、名模相會而不願意支持職棒」,台灣職棒沒票房罵政府不幫忙、球團賣不掉也要怪大企業不支持,球團呢?似乎永遠都沒錯!
還是那句老話,人家要買也要看一看到底這個商品值不值得,請問CPBL,你什麼時候讓人覺得值得了?
經過誠泰隊求售無門的經驗,使不少職棒球團內部的人很灰心,他們認為,不僅台灣前10大企業沒興趣,誠泰的賣價也不高,他們直覺這是台灣職棒嚴重的警訊,代表著台灣職棒無法獲得社會普遍認同,市場也難以擴大。
球團亂搞、聯盟無能,十七年放水事件不斷,要怎麼獲得社會普遍認同,我真的不知道。
目前台灣職棒困境就是違反潮流,國外職棒球團大都是有錢財團、大商社介入經營,運用龐大的資源不斷扶植職棒快速發展,有些球團老闆只是過客、沒辦法在撒錢的遊戲裡持久;而台灣職棒則是中、小企業拚命想擠進來,球團不需要大企業經營。
奇怪,統一不是大企業,中信不是大企業嗎?搞成這樣,和企業大小有關嗎?
去年總冠軍La new熊號召台灣大企業跳進來支持職棒的話,猶在耳中迴盪之際,誠泰隊易主的新團隊卻又是一個中、小企業,違背了職棒經營的理想,這也是台灣職棒長久以來的宿命,因為規模不大,只要有點錢都能經營得起球隊。
中華職棒需要的是想經營的企業,而非大企業,無心經營,那只會越搞越糟而已。
大企業不進來、切斷了中華大聯盟壯大的可能性,中、小企業拚命想擠進來又不堪其擾,中華大聯盟在沒有市場、主場等制度的前提下,這種情況將會層出不窮,最要命的是「沒有任何審查新球團企業主的標準」,所謂的「審查」將全憑個人好惡與觀感而已。
最好是中、小企業拼命想擠進來啦!那誠泰怎麼會賣這麼久,還有自己蠢,連「新球團審核」的方法都沒有,還能怪別人?
1991年,行政院長郝柏村承諾為職棒推動巨蛋球場的興建,開始讓球團學到了「等待」、球團再把「等待」的功力傳授給球迷,你等我、我等你,台灣職棒等不到茁壯的一刻,也自然等不到大企業挹注職棒發展的時候,「等待」已是台灣職棒球團最拿手的功夫。
球團學到了「等待」,球迷可是會「久等」後就走了喔!
只不過還要球迷等多久?台灣職棒自己不先求改變,全力查禁賭害、藥害,提升聲譽,卻要一心等待「鴻鵠將至」,大企業將永遠過門不入,反而糟蹋了棒球百年基業。
總算稍微講句人話,但是請搞清楚,大企業進不進場不重要,有人真心想玩才是關鍵。